行业要闻
1月3日,化州化橘红“药食同源”全球推介暨产业高质量发展大会在北京市全国人大会议中心成功召开,中医药名家、全球健康使者、专家学者,以及化橘红产业、茶行业、餐饮业等代表,就化橘红的现代科学研究、药用价值开发、食品跨界合作新应用、国际市场拓展等前沿议题开展探讨,种种推动化橘红产业向高端化、绿色化转型升级的“声音”振奋人心。
2024年8月下旬,化橘红被国家纳入按照传统既是食品又是中药材的物质目录,“药食同源”得到认定,这一岭南八大道地药材之首的产业也因此迎来新的机遇和活力。本次大会以“中国化橘红 让世界更健康”为主题,汇聚中医药名家、全球健康使者、专家学者,以及化橘红产业、茶行业、餐饮业等代表,就化橘红的现代科学研究、药用价值开发、食品跨界合作新应用、国际市场拓展等前沿议题开展探讨,推动化橘红产业向高端化、绿色化转型升级,让化橘红更好地服务大众健康福祉。
广东省化州市委副书记、市长梁金福指出,化橘红正式纳入食药物质目录后,实现“双轨并行”,既立足化橘红“药”性根本,又挖掘“食”性外延,大大拓展了化橘红应用领域。当前,化州市化橘红种植面积已超过13万亩,年产鲜果6万余吨,干果1.2万余吨,全产业链年产值突破百亿元大关,从业人员超过35万人,初步形成了集种植、加工、销售于一体的完整产业链条。化州将借“药食同源”进一步延链提质,推动化橘红产业从百亿级迈向千亿级。
“江南有女儿红,岭南有化橘红。”大会还现场演示了“有喜事,封一坛化橘红”封坛仪式。化州被誉为“中国化橘红之乡”,封坛活动源远流长,寓意着愈陈愈良,代代相传,承载着阖家平安健康的美好愿景。化州将民间的化橘红封坛行为,提升为树立化橘红品牌的一种举措,有效地加深了人们对化橘红的认知,也使得这一传统文化焕发了时代新活力,增强了化橘红的品牌效应,也提高了其市场价值和知名度。
化州市化橘红产业协会秘书长李昕表示,化橘红愈陈愈良的特质赋予了其独特的收藏属性和金融属性,催生了化橘红封坛文化。“封一坛化橘红,存一笔新财富”既是对封坛意义的延展,也是对化橘红健康价值的诠释。“以前封藏化橘红只是各家各户的一种习惯,没有形成一种系统性、前瞻性的规划与模式。经过改良后的封坛产品,不仅保持了化橘红的独特韵味,更赋予了其新的实用价值与审美意义。”
世纪茗家玉满堂,优选北纬22°化州礞石矿脉带,种植区域位于国家一级饮用水水源地,近2万亩40万株正毛原生野放化州柚,极佳的生态环境,极少的人工干预,从源头确保种苗的种质纯正,15年以上树龄,优良的原生态环境造就柚皮苷含量高达7%以上。
只选用正毛最优的6个品种,采摘内含物质达到峰值的40--55天化橘红胎果。采用传统制作工艺流程,保留柴火杀青工序,荔枝、龙眼果木柔火烘焙七天七夜,最大限度保留其中成分,具有极高的品饮和收藏价值。
玲珑罐型,磨砂金工艺触感,3公斤大份量家庭黄金容量,以原果的形态,馥郁的橘香、药香形成利于化橘红转化的微环境。收藏于家中或书房茶室,高颜值的罐型设计,散发满满的疗愈香气。
化橘红与新会陈皮、云南普洱茶相似,具备“愈陈愈良”的特性,贮存年份越长,价值越高。待上几年转化,既可以满足使用之需,还能作为温馨的随手礼分享于亲朋好友。
来源:《茂名日报》、广东珠江经济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