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会陈皮发展简史:
广陈皮起源——南 宋:
南宋宋理宗年间(公元1229年),新会人黄广汉及其夫人米氏,利用新会出产的陈皮为当时的杨太后治好乳疾,从此得名“广陈皮”,后又改进“种柑取皮”技术,并世代延续。
有明确记录——元 朝:
早在元朝仅龙溪陈氏一户人家便有“甘(柑)子田租十石”,元末明初诗人黎贞写有“尘外亭前桔柚肥” 。
大面积种植——明 朝:
在新会,明代已大规模利用境内的冲积平原种植柑橘。
大批量出口——清 朝:
清朝时“其柑种植之千百成围,每岁大贾收其皮”,除了制陈皮外还大量出口鲜柑:“生果每年出口约值银100万元”。在当时更是成为朝廷贡品,并行销南洋、美洲等地区。
曾经高峰期——抗战前:
在1912年前后,新会城有经营新会陈皮的专营店30间。当时,新会陈皮被运到上海、重庆、广州3个主要市场,然后转销到中国各地。抗日战争前,新会每年产新会陈皮量约700吨,仍未能满足中国各地需要。
再次高峰期——解放后
1954 年恢复种植面积曾经达到38万亩;此后多年,由于“以粮为纲”,大砍柑桔橙树,种植面积又减少到几万亩;上个世纪80年代,当地政府又积极推动新会柑种植,到1989年恢复到14万亩
黄龙病大爆发严重减产——90年代
上世纪90年代,由于黄龙病的爆发,新会柑(陈皮)产业几乎遭遇灭顶之灾(到1996年新会柑种植面积骤减至0.07万亩);1996年之后有所恢复,但1999年黄龙病再次爆发导致再次减产。直至2003年才开始逐年恢复种植面积。
低潮后新生——新时代:
2006年,国家质量监督检验检疫总局批准对新会柑及新会陈皮实施地理标志产品保护,这标志着新会陈皮的发展迈上了一个新台阶。
当前——连年高速增长
2016年起,柑普茶在全国范围持续火热,带动新会陈皮获得巨大的发展,截止2020年,新会柑种植面积恢复到12万亩,新会陈皮整体产业生产总值达到102亿(2010年仅为不足1亿)。
目前政府产业层面的规划:
近期:
i驱动核心:建设新会陈皮国家现代农业产业园
i发展格局:打造“大基地+大加工+大科技+大融合+大服务”的五位一体现代农业发展格局
i产品规模:形成药、食、茶、健和文旅、金融等6大类35细类100余品种的系列产品规模
愿景:
i形成“小陈皮大产业”格局,打造“中国(百亿)陈皮之都·世界(千亿)陈皮中心”!
i随着对新会陈皮药食保健价值的挖掘和推广,新会陈皮不仅走向全国,还将通过一带一路走向世界
广东世纪茗家陈皮产业发展有限公司
服务热线:400-666-3803
电话:020-34545321
传真:020-84285730
营销地址:广州市番禺区东环街番禺大道北537号番禺节能科技园内番山创业中心1号楼3区202之一、之二、之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