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会陈皮有哪些代表性的文化、传统习俗?

新会陈皮有哪些代表性的文化、传统习俗?

新会陈皮有哪些代表性的文化、传统习俗?
浏览量:1673 上传更新:2022-08-03


  

  新会专门种柑取皮已有几百年历史。1908年(清光绪三十四年)的《新会乡土志》记载,新会陈皮为当时主要物产之一。在1912年前后,新会城有经营新会陈皮的专营店30间,兼营葵扇的商号五六间。当时,新会陈皮被运到上海、重庆、广州3个主要市场,然后转销到中国各地。抗日战争前,新会每年产新会陈皮量约700吨,仍未能满足中国各地需要。这样大批量的新会陈皮,由各商号向小贩收购后,再行分销、批发和零售,而小贩则到全县各乡村作零散收购。

  每到冬至前后,小商贩就携带片糖,按质论价与人换购柑皮,叫“柑皮换糖”。1945年抗战胜利后,有些小贩,更携带花生油下乡换购柑皮,叫“柑皮换油”。而也有携带火柴、牙膏等生活用品的小贩,下乡换购陈皮,称作“柑上皮换生活用品”等等。

新会人一直以来都有存柑皮的习惯和经验,每逢柑桔收获季节,都见“买柑晒皮”和小贩过街穿巷卖柑,但“只卖肉,不卖皮”,形成“家家开柑皮,果皮挂灶眉”、“柑黄秋高爽,果皮满禾塘”和“秋收谷金黄,柑皮煨咸汤”的独有景象。

  新会人惯用新会陈皮作为馈赠亲朋好友的上品,特别选择上好新会柑亲手制作,在向亲友说明“这是我自己晒的,很正宗”时,脸上露出快乐的笑容,成为生活的一部分。 侨胞漂洋过海回乡也不忘带上些新会陈皮以解乡愁,在乡亲眼里,陈皮就是牵挂,就是祝福,就是平安;在海外游子心中,这陈皮就是家乡,就是亲情,就是眷恋。

  新会人种柑取皮、晒陈皮、吃陈皮世代传承,已经成为一项传统习俗。无论是煲汤、煲糖水,还是蒸煮焖炖,大家都喜欢放一点陈皮调味。每年在新会柑收成的季节,随处可见人们剥下柑皮,晒成“自家品牌”的陈皮、商贩卖柑 “只卖肉,不卖皮”的情景。

  新会人在新会陈皮制作上形成的一套特有技艺,不仅开皮讲究刀法,存皮也要有方法:“十年一届基、种果用机肥。拣果考眼力,二三刀开皮。反皮看门路,晒皮趁天气。贮皮需有道,伺理比心机”……

 

上一篇:没有了

联系我们

广东世纪茗家陈皮产业发展有限公司

服务热线:400-666-3803

电话:020-34545321

传真:020-84285730

营销地址:广州市番禺区东环街番禺大道北537号番禺节能科技园内番山创业中心1号楼3区202之一、之二、之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