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会陈皮味苦、辛,入脾、肺经,具有理气健脾、降逆止呕、调中开胃、燥湿化痰等功效,为食管、胃、十二指肠等消化道病症最常用的药物,可治疗脘腹胀满、嗳气泛酸、恶心呕吐、便秘或腹泻等。现代药理研究表明,新会陈皮在促消化、促肠道运动等方面均有很好的药理作用。
一、促消化作用
新会陈皮具有很好的促消化作用。李景新等临床研究新会陈皮对功能性消化不良的疗效,应用贮存20年的陈皮散( 新会陈皮研粉0.6g入胶囊)治疗功能性消化不良,每天3次,每次6粒,4周后总有效率为90. 32%,且患者的胃痛隐隐、胃部饱胀不适或食欲不振、嗳气或呃逆、恶心呕吐、大便不适、反吐酸水、肠鸣排气等症状和体征积分与治疗前比较,均有明显改善(P<0.05, P<0.01),表明单味贮存20年新会陈皮治疗功能性消化不良有比较满意的疗效。而在陈皮散联合多潘立酮和铝碳酸镁的对照组中,4周后总有效率为94.12%,仅大便不适一项无差异,其他症状和体征差异均有显著性意义,再次显示陈皮能提高多潘立酮与铝碳酸镁联合治疗功能性消化不良中胃痛隐隐、胃部饱胀不适等单个症状的疗效。其结果也显示单味贮存20年陈皮治疗功能性消化不良已差不多达到中西医结合用药的疗效。另外在2组病例中,除个别患者反应陈皮散口感欠佳外,未见任何毒副作用,再次显示陈皮用于治疗功能性消化不良是安全的。同时,李景新等先后完成了单味贮存5年和10年的新会陈皮散对功能性消化不良的临床研究,5年陈皮散第1疗程(第1、2周)和第2疗程(第3、4周)总有效率分别为53.57%和75.00%,10年陈皮散第1和第2疗程总有效率分别为34.48%和62.07%,在统计学上5年和10年陈皮散对功能性消化不良的疗效差异无显著性意义(P>0.05);而20年陈皮散组第1和第2疗程总有效率分别为74.19%和90.32%,经统计分析,10年与20年陈皮散比较,在第1疗程差异有非常显著性意义(P<0.01), 第2疗程差异有显著性意义(P<0. 05)。结果表明新会陈皮治疗功能性消化不良疗效是20年新会陈皮疗效比5年和10年陈皮的疗效更好。
傅曼琴等研究表明,广陈皮提取物及其单体化合物(橙皮苷、川陈皮素和橘皮素)对正常大鼠的体质量、体质量增加量、摄食量以及食物利用率无显著影响。广陈皮水煎液和乙酸乙酯提取物可增加胃消化液和胃蛋自酶的分泌量,促进小肠运动,进而改善机体消化功能。通过分离纯化得到单体化合物,并对单体化合物进行活性验证发现,橙皮苷、川陈皮素和橘皮素按其含量比例组合,活性最强。
多项研究结果表明,广陈皮既能抑制胃肠运动,又能兴奋胃肠运动,其对胃肠平滑肌的作用是双向的。李伟等发现陈皮水煎液具有促进小鼠胃排空和小肠推进作用,对阿托品所致的肠推进抑制有拮抗作用,而对去甲肾上腺素和异丙肾上腺素所致的肠推进抑制无明显作用。王贺玲等研究表明,陈皮水煎剂可显著降低小鼠胃残留率,显著提高小肠推进率。陈皮水煎剂能显著抑制家兔离体十二指肠的自发活动,使收缩力降低,紧张性下降,而其主要成分橙皮苷对家兔离体十二指肠自发活动无明显影响,因此认为橙皮苷并非陈皮作用胃肠道的主要成分。多甲氧基黄酮类化合物作为陈皮的另一类主要成分,研究发现其(川陈皮素和橘皮素)较橙皮苷具有更强的提高胃蛋白酶活性、促进蛋白酶排出量、促进正常小鼠小肠推进运动、增强肠蠕动的功能。由此认为广陈皮水煎液的乙酸乙酯提取物通过提高胃蛋白酶活性,促进蛋白酶排出量,促进小肠推进运动,进而增强肠蠕动发挥促消化作用,其中起作用的主要活性成分为黄酮类化合物,且多甲氧基黄酮类化合物活性更强,为广陈皮促消化功能的主要物质基础。
二、促肠道运动作用
刘素娟等研究表明,不同贮藏年限(1年、2年、3年、5年)广陈皮对正常离体肠肌均表现为促进作用,使振幅和频率进步增大。 使用阿托品后,贮藏1年陈皮可使肠肌进步松弛, 其余年限则表现为收缩强度增大,这与前人研究结果不尽一致,但也有研究表明陈皮提取物在使用阿托品后,能提高收缩强度,陈皮提取物对在体动物胃肠动力具有促进作用,而对离体肠管有一定的抑制作用。可见陈皮对胃肠道运动表现为双向调节作用,即有促进和抑制作用。陈皮随着贮藏年限增加,挥发性成分香茅醛等成分逐渐消失,且其中的香茅醛与胃肠道运动密切相关。刘素娟等研究结果显示,陈皮随着贮藏年限增加,促进作用减弱,说明正是陈皮中挥发性成分在贮藏过程散失,导致药效的减弱。但贮藏5年陈皮的作用比2、3年要强,这可能是陈皮在长久的贮藏过程中,黄酮类成分含量逐渐升高,药效物质组分比例缓慢改变,使得药效发生了改变,认为陈皮对胃肠道的作用不仅仅以挥发性成分为基础,也可能与黄酮类等其他成分有关。
宋玉鹏等研究通过观察新会陈皮水煎液、橙皮苷、辛弗林及4个单体(橙皮苷、辛弗林、川陈皮素和橘皮素)组合物对脾虚模型大鼠血清胃泌素( gastrin,GAS)、血浆乙酰胆碱( acetylcholine, ACh)、胃动素( motilin, MTL)、 P物质(substanceP, SP)和血管活性肠肽( vasactive intestinal peptide, VIP) 的影响,以期寻找其活性物质,并初步探讨其作用机制,为临床上应用新会陈皮治疗胃肠动力障碍提供依据。结果显示,橙皮苷、辛弗林和4个单体组合物(橙皮苷、辛弗林、川陈皮素和橘皮素)对正常小鼠肠道推进有明显的促进作用,表明橙皮苷和辛弗林是陈皮促进肠道推进的主要药效物质。
胃肠激素是由胃肠道管壁上散在的内分泌细胞和胰腺的胰岛细胞分泌的高效能生物活性物质,其主要功能是与神经系统一起,共同调节消化器官的运动、分泌和吸收。研究发现,许多胃肠道疾病患者的胃肠动力变化相应的胃肠激素水平与正常人存在着差异。乙酰胆碱(ACh)是胃肠道重要的兴奋性神经递质,在体内与M受体结合,能使平滑肌膜去极化,促使钙离子内流,可刺激胃肠肌收缩和促进胃肠蠕动,对胃肠运动起主要调节作用。胃泌素(GAS) 能促进胃酸和胃蛋白酶的分泌,还可引起胃底舒张、胃窦收缩,从而加快胃排空。胃动素(MTL)是肠道合成的一种肽,其生理作用主要是促进胃肠运动,提高胃肠道、胆道等的收缩力和张力。P物质( SP)广泛分布于肠神经系统和整个胃肠道,以微素形式或作为神经递质参与胃肠运动的调控,主要引起胃肠运动兴奋,是一种重要的胃肠肽。血管活性肠肽(VIP)是一种重要的抑制性胃肠肽,可通过直接作用于胃肠平滑肌上VIP受体发挥作用,使胃肠平滑肌及胃肠括约肌舒张,维持正常的胃肠下行蠕动。宋玉鹏等研究显示,川陈皮素能使模型组大鼠血浆中ACh 水平显著升高、GAS水平明显降低。橘皮素则使模型组大鼠ACh、SP、GAS、MTL 和VIP含量均显著降低。 新会陈皮中主要成分橙皮苷、 辛弗林、川陈皮素和橘皮素也会不同程度地影响神经递质及胃肠激素水平,提示橙皮苷、川陈皮素橘皮素和辛弗林是新会陈皮促胃肠动力的活性物质。并认为橙皮苷可能通过升高GAS的含量和抑制ACh、SP、MTL和VIP的分泌来促胃肠运动;辛弗林可能过升高ACh和MTL的水平和抑制SP和VIP的分泌来促胃肠运动;新会陈皮可能通过升高血清中GAS及血浆中ACh、SP的含量和抑制MTL、VIP 的分泌来促进胃肠运动,这可能是新会陈皮促胃肠动力的机制之一。
三、肠平滑肌双向调节作用
熊永建在新会陈皮 所含成分川陈皮素诱导胃肠动力平衡研究中发现,在较低剂量(1.25 -5.0μmol/L)时,川陈皮素对小肠平滑肌收缩性产生兴奋作用,在较高剂量(10.0-40. 0μmol/L)时,对小肠平滑肌收缩性产生舒张作用,表现出对小肠平滑肌收缩性的双向调节作用。
川陈皮素诱导的双向调节作用可分别被维拉帕米、河豚毒素、阿托品、酚妥拉明、普萘洛尔或者左旋硝基精氨酸所阻断,提示川陈皮素诱导的双向调节作用是钙依赖性的,是通过钙依赖的肌球蛋白磷酸化实现的。所起的兴奋作用通过兴奋胆碱能神经,进而促进内源性乙酰胆碱的摄取,激活胆碱能M受体实现的;所起的抑制作用是通过兴奋肾上腺素能神经,进而激活α肾上腺能受体,β肾上腺能受体,兴奋包含一氧化氮神经元,促进一氧化氮的合成,促进一氧化氮舒张肠道平滑肌实现的。
在动物整体实验研究中, 川陈皮素 可显著改善便秘型以及 腹泻型大鼠的排便习惯(粪便数目和含水量),显著提高便秘模型大鼠小肠组织中肌球蛋白磷酸化及肌球蛋白轻链激酶的mRNA水平和蛋白含量表达,而显著抑制腹泻模型大鼠小肠组织中肌球蛋白磷酸化及肌球蛋白轻链激酶的mRNA水平和蛋白含量表达。
四、缓解炎性肠病的作用
熊永建研究显示,川陈皮素对炎性肠病有较好的缓解作用,其可显著降低炎性肠病模型大鼠的体重和摄食量;显著缓解中性粒细胞浸润以及肠道上皮过高的通透性;降低结肠黏膜损伤评分、结肠指数和髓过氧化物酶活性;显著降低炎性肠病模型大鼠结肠组织中肿瘤坏死因子α、白细胞介素1β、白细胞介素6、一单化氮和前列腺素-2以及核转录因子kappa B p65亚基的表达;显著降低诱导型一氧化氮合酶及环氧合酶-2的表达;显著降低炎性肠病大鼠的肠通透性,降低结肠组织中claudin -2、肌球蛋白轻链激酶、PI3K、AKt的表达。结果提示AKt 通路和NF - kB通路参与川陈皮素对受损屏障功能的保护作用。表明川陈皮素可以显著缓解模型大鼠的结肠炎症,其作用机制与降低促炎因子、炎性介质及相关蛋白表达相关;川陈皮素可显著恢复受损的大鼠肠道上皮间通透性,其作用机制与抑制Akt-NF-KB-MLCK通路、保护黏膜屏障有关。
注:摘自《新会陈皮的研究与应用》
广东世纪茗家陈皮产业发展有限公司
服务热线:400-666-3803
电话:020-34545321
传真:020-84285730
营销地址:广州市番禺区南村镇江南工业园1号
工厂地址:江门市新会区三江镇联和老良围